亚科因(武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企业动态

永生化人子宫内膜异位细胞(12Z)的工作原理

发表时间:2025-08-19

细胞系背景

永生化人子宫内膜异位细胞(12Z)是一种专为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而开发的细胞模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其特征是子宫内膜组织生长在子宫外的部位,引发疼痛、炎症甚至不孕。12Z细胞系通过特定基因改造实现永生化,为科学家提供了一个稳定且可持续的体外研究平台。

永生化机制

基因改造技术

12Z细胞系的永生化通常依赖于引入外源基因,如SV40大T抗原或hTERT基因。SV40大T抗原能够与细胞内的p53和Rb蛋白结合,抑制其功能,从而解除细胞周期的限制,使细胞得以持续增殖。hTERT基因的引入则激活了端粒酶,延长了端粒,使细胞突破了正常的衰老过程。

细胞周期调控

在12Z细胞中,细胞周期检查点蛋白(如p53和Rb)的功能被外源基因(如SV40大T抗原)抑制,使细胞能够顺利通过G1/S和G2/M检查点,实现持续的细胞周期运转。此外,端粒酶活性的提升(通过hTERT基因激活)进一步保证了细胞在多次分裂后仍能保持基因组的完整性,避免因端粒缩短导致的衰老和凋亡。

生物学特性

细胞形态与功能

12Z细胞保留了人子宫内膜异位细胞的典型形态和部分功能特性。这些细胞能够表达与子宫内膜相关的蛋白标志物,如波形蛋白(Vimentin)和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并且具有一定的分化潜能,在特定条件下可以模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理环境。

增殖能力与基因组稳定性

12Z细胞具有强大的增殖能力,能够在体外长期培养并保持稳定的生长速率。尽管经过基因改造,但这些细胞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基因组的稳定性,这对于后续的实验研究至关重要,确保了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

应用场景

疾病机制研究

12Z细胞系是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的理想模型。科学家可以利用这些细胞深入探究疾病相关的分子通路、信号传导以及细胞间相互作用,从而为开发新的治疗策略提供理论基础。

药物筛选与毒性评估

在药物研发领域,12Z细胞可以作为药物筛选的工具,用于快速评估潜在药物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效果。此外,这些细胞还可以用于药物毒性评估,帮助研究人员在早期阶段发现药物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优化药物设计,提高药物安全性。

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

12Z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使其在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研究中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通过与其他细胞或生物材料的组合,这些细胞可能为构建组织工程模型或开发再生医学疗法提供新的思路。

联系方式
手机:400-6800-830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