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科因(武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企业动态

永生化人颌下腺细胞的工作原理

发表时间:2025-08-19

永生化机制

端粒酶逆转录酶的激活

永生化人颌下腺细胞主要通过激活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来实现永生化。正常细胞随着分裂次数增加,端粒逐渐缩短,最终导致细胞衰老。而 TERT 基因的激活使端粒得以延长,突破海弗利克极限,使细胞获得无限增殖能力。

细胞周期调控

在永生化人颌下腺细胞中,细胞周期检查点蛋白(如 p53 和 Rb)的表达和功能发生了改变,使细胞能够顺利通过细胞周期检查点,避免因 DNA 损伤或代谢压力导致的细胞周期停滞,从而实现持续增殖。

细胞培养条件

培养基及血清

永生化人颌下腺细胞通常在含有特定成分的培养基中培养,如 DMEM 或 MEM 培养基,需添加 10% 胎牛血清(FBS)以提供细胞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和生长因子,并加入 1% 的青霉素 / 链霉素(P/S)以防止细菌和真菌污染。

培养环境

细胞培养需在 37℃、5% CO?、95% 空气的培养箱中进行,这种环境有助于维持培养基的 pH 值和细胞的正常代谢。

传代方法

当细胞生长至一定密度时,需进行传代培养。首次传代建议按 1:2 的比例进行。具体操作为:弃去培养上清,用不含钙、镁离子的 PBS 润洗细胞 1-2 次,添加适量胰蛋白酶消化液,在 37℃培养箱中消化 1-2 分钟,待细胞大部分变圆并脱落,迅速加入完全培养基终止消化,轻轻吹打使细胞完全脱落,收集细胞悬液并离心,弃去上清,用完全培养基重悬细胞,按比例分瓶传代,补充新的完全培养基后继续培养。

细胞特性与应用

细胞特性

永生化人颌下腺细胞具有上皮细胞样形态,贴壁生长,细胞角蛋白 - 8(CK-8)免疫荧光染色为阳性,纯度高于 90%,不含有 HIV-1、HBV、HCV、支原体、细菌、酵母和真菌等。

研究应用

永生化人颌下腺细胞是研究颌下腺生理功能、疾病机制以及药物筛选的理想模型。

疾病机制研究

可用于研究涎腺疾病以及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导致的涎腺不可逆损伤机制,探寻唾液分泌减少的相关病理过程,为开发治疗和修复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药物筛选与毒性评估

可用于评估药物对颌下腺细胞的影响及潜在毒性,快速筛选出具有治疗效果和较低毒性的化合物,优化药物设计。

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

凭借其生物学特性,永生化人颌下腺细胞可作为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研究的细胞来源,用于构建颌下腺组织模型,探索涎腺修复与再生的可能性。

联系方式
手机:400-6800-830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