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科因(武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企业动态

永生化人主动脉内皮-SV4细胞培养操作指南

发表时间:2025-08-08

一、细胞培养准备工作

在开展永生化人主动脉内皮-SV4细胞培养前,实验室环境的无菌性是关键。超净工作台需提前用紫外线消毒30分钟以上,以杀灭空气中的微生物。通风系统开启后,需维持正压环境,防止外界空气中的杂质进入操作区域。培养容器如培养瓶、培养皿等,应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处理,温度控制在121℃,压力15-20psi,持续15-20分钟。选择合适的细胞培养耗材至关重要,培养瓶需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光学透明度,以确保细胞能够正常贴壁生长并便于观察。

培养基是细胞生存的“土壤”,其成分繁多。基础培养基如DMEM或RPMI 1640,为细胞提供碳水化合物、氨基酸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血清作为关键补充,通常添加10%-15%胎牛血清,它含有细胞生长因子、激素和黏附因子等。但血清质量参差不齐,需根据细胞特性筛选。若使用含血清培养,细胞生长迅速但存在成分不可控的风险;若用无血清培养基,培养环境更稳定,但成本较高。培养基pH值应维持在7.2-7.4,可添加HEPES缓冲液增强稳定性,因细胞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可能改变pH值,影响细胞生长。为抑制杂菌生长,常添加青霉素(100U/mL)、链霉素(100μg/mL),但过量抗生素会损害细胞活性。

二、细胞复苏与传代

细胞复苏时,需将冻存管从液氮中取出,迅速置于37℃水浴中摇晃至无冰晶。动作要迅速,因为细胞在低温保存时处于休眠状态,快速升温可减少细胞损伤。复苏后的细胞用培养基稀释并离心,去除冻存液中的DMSO,防止其毒性作用。离心力控制在1200rpm,时间5分钟,过高的离心力会导致细胞破碎。

细胞传代时,当细胞密度达80%-90%汇合度,用0.25%胰蛋白酶-EDTA消化1-2分钟,直到细胞从培养瓶壁上脱落。胰蛋白酶浓度和消化时间需精准控制,浓度过高或时间过长会破坏细胞表面蛋白,影响细胞后续生长和功能。消化后的细胞用含血清培养基终止反应,并轻柔吹打制成单细胞悬液,分装到新的培养瓶中。传代比例一般为1:2或1:3,给予细胞足够生长空间,避免过度拥挤导致细胞生长抑制。

三、细胞培养过程中的污染防控与监测

细胞培养过程中,污染是“隐形杀手”。细菌污染会使培养基迅速浑浊,细胞形态异常;真菌污染则表现为培养基表面的绒毛状或棉絮状菌落;支原体污染虽无明显肉眼变化,但会消耗培养基中的精氨酸等营养物质,抑制细胞生长。为预防污染,所有培养操作应在无菌环境下进行,操作人员需严格无菌操作。定期更换培养基能有效清除潜在污染物,维持培养环境稳定。一旦发现污染,应立即停止实验,对受污染的细胞和培养器具进行消毒处理,防止污染扩散。

细胞生长状态的监测是确保实验顺利的关键。显微镜观察是常用方法,健康细胞形态规则,贴壁良好,细胞质清晰;而受损或老化细胞形态不规则,胞质颗粒增多。定期计数细胞,可计算细胞倍增时间,评估细胞生长活力。细胞活性检测方法多样,MTT法通过检测细胞内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活性评估细胞活性,操作简便、结果可靠。流式细胞术可分析细胞周期分布、细胞凋亡率,提供更全面的细胞状态信息。

四、细胞冻存与长期保存

长期保存细胞时,冻存液的配制是关键。常用冻存液含90%胎牛血清和10%二甲基亚砜(DMSO)。DMSO作为保护剂,能降低细胞内水分冰点,减少冰晶形成对细胞的机械损伤。冻存过程需缓慢降温,可使用程序降温仪,从室温以每分钟1℃的速度降至-80℃,然后转移到液氮罐中。快速降温会导致细胞内水分快速结冰,形成冰晶刺破细胞膜;而缓慢降温使细胞内水分逐渐向外转移,在细胞内形成少量小冰晶,减少损伤。液氮罐应定期检查液氮水平,确保细胞处于-196℃的低温环境中长期保存。

联系方式
手机:400-6800-830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