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科因(武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企业动态

永生化小鼠肝窦内皮细胞 - SV40 培养与应用指南

发表时间:2025-07-30

一、细胞特性与应用价值

永生化小鼠肝窦内皮细胞 - SV40 是一种经过 SV40 大 T 抗原转化后获得永生化特性的细胞系。这些细胞保留了正常肝窦内皮细胞的许多重要特性,如高内皮细胞典型的孔隙结构,允许血液成分与肝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它们在肝脏生理学、病理学以及药物研发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肝脏生理学研究中,可用于深入探究肝窦内皮细胞在物质代谢、免疫调节等方面的功能。在肝脏疾病研究领域,可用于研究肝窦内皮细胞在肝纤维化、肝硬化等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此外,在药物研发过程中,可用于评估药物对肝窦内皮细胞的毒性作用,为药物的安全性评价提供实验依据。

二、细胞培养前的准备工作

(一)培养设备与器材检查

在进行细胞培养之前,对培养设备和器材进行全面检查是确保实验顺利进行的关键步骤。首先检查细胞培养箱,确认其温度、湿度和 CO? 浓度的控制系统是否正常。一般来说,细胞培养箱的温度应精准维持在 37℃,湿度需保持在 95% 左右,而 CO? 浓度则应稳定在 5%。这三个参数对于模拟细胞在体内的生长环境至关重要。如果发现培养箱的任何参数出现偏差,应立即进行校准或维修,以确保细胞能够在适宜的环境中生长。

显微镜是观察细胞形态和生长状态的必备工具。检查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是否清洁无污,调节焦距的装置是否灵活有效。只有通过清洁且功能正常的显微镜,才能清晰准确地观察到细胞的细微结构,如细胞核的形状、细胞质的分布以及细胞间的连接情况等,从而及时发现细胞生长过程中的异常变化。此外,还需检查培养皿、离心管等耗材的质量。确保培养皿表面平整光滑、无划痕、无裂纹,离心管密封性能良好、无破损。使用前,对所有耗材进行高压灭菌处理(121℃,15 - 20 分钟)或直接使用无菌包装的一次性耗材,以防止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污染细胞,影响实验结果。

(二)培养基配制与灭菌

配制适合永生化小鼠肝窦内皮细胞 - SV40 生长的培养基是细胞培养成功的另一个关键因素。基础培养基通常选择 Endothelial Cell Growth Medium(ECGM)或 Dulbecco's Modified Eagle Medium(DMEM)。这些培养基含有细胞生长所需的基本营养成分,如碳水化合物、氨基酸和维生素等。除了基础培养基外,还需添加 10% - 15% 的胎牛血清(FBS),胎牛血清富含多种细胞生长因子、激素和黏附因子,能够为细胞提供丰富的营养支持,促进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同时,加入青霉素 - 链霉素溶液(100 U/ml 青霉素和 100 μg/ml 链霉素)以防止细菌和真菌的污染。根据不同实验的具体需求,还可以添加其他成分,如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皮生长因子(EGF)等,以优化细胞的生长环境,满足细胞在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

配制好的培养基需要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处理。将培养基分装到合适的容器中,设置压力为 100 - 105 kPa,温度为 121℃,灭菌 15 - 20 分钟。在灭菌过程中,要确保培养基不过度沸腾,以免造成成分的丢失或变性。灭菌完成后,将培养基调至 4℃保存,待使用前再恢复至室温,以保持培养基中各种成分的稳定性和活性。

三、细胞复苏流程

从冻存状态复苏永生化小鼠肝窦内皮细胞 - SV40 是细胞培养的起始步骤,正确的操作可以确保细胞的活性和正常生长。首先准备一个 37℃左右的水浴锅,将含有冻存细胞的冻存管从液氮罐中迅速取出,立即放入水浴锅中,并用镊子快速摇动冻存管,使细胞在 1 - 2 分钟内完全融化。快速融化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细胞在低温到常温过程中受到的损伤,提高细胞的复苏率。

然后,用 75% 的酒精对冻存管外部进行消毒,以防止外界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污染细胞。在无菌操作台内,将冻存管内的细胞悬液快速加入到含有适量培养基的离心管中,轻轻吹打混匀,使细胞均匀分散在培养基中。接下来进行离心操作,一般设定离心速度为 1000 - 1200rpm,离心时间为 5 分钟左右,使细胞沉淀到离心管底部。离心完成后,小心弃去上清液,注意不要倒掉沉淀的细胞。加入新鲜的培养基,用移液管轻轻吹打细胞沉淀,使其重新悬浮在培养基中。将细胞悬液转移至培养皿中,轻轻晃动培养皿,使细胞均匀分布在整个培养皿表面,放入 37℃、5% CO? 的细胞培养箱中静置培养,让细胞逐渐恢复活性并开始贴壁生长。在复苏后的 24 小时内,要密切观察细胞的生长状态,及时更换培养基,以确保细胞能够顺利适应新的培养环境。

四、细胞培养过程中的观察与记录

定期观察永生化小鼠肝窦内皮细胞 - SV40 的生长状态是细胞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常每天至少观察一次细胞,观察内容包括细胞的形态、颜色、细胞密度以及培养基的情况等。正常生长的肝窦内皮细胞呈扁平状或梭形,细胞边缘清晰,胞质均匀,颜色为淡黄色或透明,细胞之间相互连接成网状结构。

若观察到细胞颜色变深、浑浊,或者出现大量漂浮物,则可能提示细胞受到细菌、真菌或支原体等微生物的污染,或者细胞已经死亡、变性。此时需要立即进行处理,如更换培养基、使用抗生素等,严重污染的细胞可能需要丢弃,以防止污染扩散到其他细胞培养体系中。

同时,要详细记录细胞的生长情况,包括细胞的形态变化、细胞密度的估计值(如以细胞占据培养皿面积的百分比表示)、培养基的更换时间、细胞传代的时间和比例等信息。这些记录有助于了解细胞的生长规律,为后续实验安排提供参考,也有助于在出现问题时追溯原因,及时调整培养条件或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例如,通过观察细胞在不同培养基成分下的生长情况,可以优化培养基配方,提高细胞的生长质量和实验重复性。

五、细胞传代操作

当永生化小鼠肝窦内皮细胞 - SV40 生长到培养皿面积的 80% - 90% 左右时,需要进行传代操作,以避免细胞因密度过高而出现接触抑制,影响细胞的正常生长和功能。传代前,先用磷酸盐缓冲液(PBS)轻轻冲洗培养皿中的细胞,目的是去除细胞表面残留的培养基和一些可能影响细胞传代的杂质。接着,加入适量的胰蛋白酶 - EDTA 溶液(常用浓度为 0.25% 胰蛋白酶和 0.02% EDTA)到培养皿中,胰蛋白酶可以分解细胞间的黏附分子,使细胞从培养皿表面脱落。将培养皿放入 37℃、5% CO? 的培养箱中孵育 1 - 2 分钟,期间要不时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是否开始脱落。若细胞未完全脱落,可轻轻敲击培养皿的侧壁,帮助细胞脱离培养皿表面。当细胞大部分脱落形成细胞悬液后,立即加入适量的含血清培养基终止胰蛋白酶的作用,因为胰蛋白酶作用时间过长会对细胞造成损伤,影响细胞的活性和后续生长。

将细胞悬液转移至离心管中,进行离心(条件同前),弃去上清液后,加入新鲜的培养基,用移液管轻轻吹打,使细胞均匀分散在培养基中。按照适当的比例(如 1:2 或 1:3)将细胞悬液分配到新的培养皿中,轻轻晃动培养皿使细胞均匀分布,放入培养箱继续培养。传代后的细胞需要特别关注前 24 小时的生长状态,观察细胞是否能够正常贴壁、恢复生长,如有异常及时采取措施,如调整培养基成分、优化培养条件等,以确保细胞的健康生长和实验的顺利进行。

六、细胞冻存步骤

对于多余的细胞或需要长期保存的细胞系,冻存是常用的保存方法。冻存前,先用胰蛋白酶消化细胞并收集细胞悬液,离心后弃去上清液。加入适量的冻存液(一般冻存液的成分为 90% 胎牛血清和 10% 二甲基亚砜(DMSO)),轻轻吹打使细胞均匀分散在冻存液中。将细胞悬液分装至冻存管中,每管一般装 1 - 1.5ml。然后将冻存管放入程序降温盒中,使细胞缓慢降温。如果没有程序降温盒,可采用手动降温的方法:先将冻存管放置在 4℃环境下 30 分钟,再转移到 - 20℃环境下放置 1 - 2 小时,最后转移到 - 80℃冰箱中保存 2 - 3 小时,之后迅速将冻存管转移到液氮罐中长期保存。这种缓慢降温的程序可以减少细胞内冰晶的形成,降低细胞在冻存过程中受到的损伤,提高细胞的复苏率。在冻存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冻存管的密封性,防止水分进入导致细胞受损,同时做好冻存管的标记,注明细胞名称、冻存日期等信息,以便后续使用时能够快速准确地找到所需的细胞。

七、细胞实验应用要点

(一)细胞功能研究实验操作

永生化小鼠肝窦内皮细胞 - SV40 在肝脏生理学研究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这些细胞具有独特的孔隙结构,允许小分子物质自由通过,同时又能选择性地摄取和清除血液中的大分子物质和颗粒。在进行细胞功能研究实验时,可以利用这一特性,研究肝窦内皮细胞在物质代谢和免疫调节中的作用。例如,通过检测细胞对不同分子量荧光标记物质的摄取和释放情况,评估细胞的内吞和外排功能。同时,可以结合实时荧光定量 PCR 和 Western blot 等技术检测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深入探究细胞功能的分子机制。

(二)细胞毒性检测实验操作

在药物研发和毒理学研究中,永生化小鼠肝窦内皮细胞 - SV40 可用于细胞毒性检测。将细胞以适当的密度接种到培养板中,待细胞贴壁后,加入不同浓度的受试药物或化学物质。培养一定时间后,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 - 8)检测细胞的存活率。CCK - 8 试剂中的 WST - 8 成分在活细胞线粒体脱氢酶的作用下还原为橙黄色的 formazan 染料,其吸光度值与活细胞数量成正比。通过测定不同浓度组的吸光度值,绘制细胞存活率曲线,评估药物或化学物质对肝窦内皮细胞的毒性作用。同时,可以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如细胞收缩、脱落等,进一步确认细胞毒性反应。根据实验结果确定药物的安全浓度范围,为药物的安全性评价提供实验依据。

(三)细胞与材料相互作用实验操作

在组织工程和生物材料研究中,研究永生化小鼠肝窦内皮细胞 - SV40 与生物材料的相互作用是一个重要环节。将肝窦内皮细胞种植到不同的生物材料表面(如生物可降解材料、组织工程支架等),可以观察细胞在材料表面的黏附、增殖、分化以及细胞外基质分泌等情况,从而评估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和对组织修复的支持作用。在进行这类实验时,首先需要对生物材料进行适当的处理和灭菌,确保材料表面清洁、无毒且适合细胞生长。将材料样品放置在培养皿或细胞培养板中,然后将细胞以适当的密度接种到材料表面。在细胞培养箱中孵育一段时间后,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在材料表面的形态和分布情况,了解细胞与材料的初始黏附状态。同时,可以采用一系列的细胞生物学检测方法,如细胞计数试剂盒(CCK - 8)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细胞骨架蛋白(如 F - actin)的排列和相关分化标志蛋白的表达等,综合评估细胞与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效果。通过这些实验,可以筛选出适合组织工程应用的生物材料,优化材料的表面特性或组成,以提高细胞的活性和功能,加速组织的修复和再生过程。

联系方式
手机:400-6800-830
微信扫一扫